“一五”计划时期枣庄地区的建设与发展

作者:王兆虎
来源:枣庄日报全媒体 2021-08-24

1954年7月1日,山东薛城焦化厂迁厂典礼大会全体职工合影

编制和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,是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,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重大步骤。

按照上级要求,各部门、各企业的计划管理机构相继成立,按照国家和山东省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方针政策、基本任务和控制指标,编制了1953年至1957年每一年度的国民经济计划,并按照计划要求,有步骤地开展了农业、手工业的合作化运动,积极推进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,围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任务,枣庄地区在工业、农业、交通、文教卫生等各方面开展了大规模、有计划的建设。

1952年,枣庄地区的工业生产有了一定程度的复苏,但工业基础仍十分薄弱,除煤炭工业外,其他工业多是刚刚起步,全地区工业总产值只有1700万元。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后,工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,到“一五”末,工业总产值已达到4800万元,比1952年增长了145.64%

“一五”期间,枣庄地区各级党组织始终把农业作为经济建设的基础,通过发展互助合作,开展生产竞赛活动,大搞农田基本建设,改革耕作方式等,使农业生产获得较快发展。1955年,枣庄粮食总产量比1952年增长近亿斤,大牲畜存养量由互助组初期的10万多头发展到218万头,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。

“一五”期间,枣庄各县非常重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,积极筹措资金,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使交通运输能力明显提高。到“一五”末,枣庄公路通车里程达178公里,比1952年增长了90%。与此同时,政府还投入人力、物力加强了铁路建设。“一五”期间,主要修复了薛枣铁路,同时修复重建了枣庄、邹坞、山家林火车站。

“一五”期间,枣庄人民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,通过贯彻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,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,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。1957年,枣庄地区工农业总产值达1.4亿元,比1949年翻了一番。国民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:1957年与1952年相比,工业在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5.88%增加到34.94%;重工业产值完成3752万元,占工农业总产值比重的26.81%,比1952年增加16个百分点。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人数增加到29万人,年人均工资增加到556元。这些成就是在社会深刻变革中,在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“一五”计划目标所作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的。

(文图均为中共枣庄市委党史研究院提供 记者 王兆虎 整理)


编辑:马园亮 责编:池研


xw©632news.com 留言

鲁新网备案号:2010632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