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市建立农村供水工程长效运行机制
作者:刘振江
来源:枣庄新闻网
2021-12-09
枣庄新闻网讯 我市立足实际,探索建立了“343”农村供水工程长效运行机制,取得了良好效果。截至目前,全市2936个自然村、288.5万人用上了自来水,受益人口占比94.4%,年底将超过97%,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。
夯实“三个责任”。明确各区(市)政府是辖区内农村供水工程运行保障的主体责任、各区(市)水行政主管部门是行业监管责任、各供水单位是管理责任,各级各部门各负其责、各尽其职,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。
创新“四种管理模式”。“城乡供水一体化”模式,一个区(市)成立一家供水公司同步向城乡供水,打破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。“一镇一网”供水模式,全镇“一张网”规模化供水,有效地保障了水质和水量。“三水共管”模式,将农业灌溉用水、工业供水、农村饮水统一由一家供水公司运营。“公司化”运营模式,成立供水公司,实现企业化经营、专业化管理。
强化“三大要素保障”。强化资金、人员、监督保障,出台了《枣庄市农村供水安全资金管理办法》,设立县级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基金,市财政每年列出1000万元预算资金,各区(市)财政按照1:1比例进行配套,各供水工程运营机构按照水费收缴额的10%充实维修养护基金账户,保障农村供水工程长效运行。建立农村水管员制度,按照每月不低于800元的标准落实岗位补贴,目前全市共有水管员2728人,实现了全覆盖。建立市、区(市)农村饮水监督电话举报、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信息月报制度,全面加强内部监督。 (记者 刘振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