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班长爱“琢磨”

作者:姜爱民 丁梅
来源:枣庄新闻网 2022-05-06

从技术小白做到行业领军,他用实干诠释赤诚敬业;拥有30余项创新成果、19项授权专利,他用创新阐释工匠精神;带出远近闻名的“李征”工作室,他用躬身垂范书写担当奉献。他先后荣获山东省“齐鲁首席技师”“山东省创新能手”、山东省电力公司“首届电网工匠”等荣誉称号。他就是有着一股执拗“琢磨”劲的薛城供电中心变电检修班班长李征。

小徒弟变身总指挥

“李征,你怎么回事?PT、CT的二次接线我不是教过你吗?你打算什么时候学会?”这段来自老班长的批评至今让李征不能忘怀。

那是2000年,李征刚从事变电检修工作不久,参加一家水泥厂的高压设备扩建工作时,对高压电流互感器的接线突然“含糊”起来,受到了老班长的严厉批评。老班长的话让自尊心极强的李征羞愧难当,他暗下决心把本领练硬。当天,坐在下班的返程检修车上,李征突然想到施工墙角地面的接线图还需要再巩固。他借口跑回配电室,掏出笔,就着微弱的光线,把地上的原理图完完整整地画了出来,进而反复对照、琢磨、改进。凭着这种孜孜以求的钻研精神,李征很快掌握了几种常用的接线方式。

为迅速提升自己,李征总是主动设计最复杂的图纸,挑战最困难的技术,核对最细微的工艺。经过多年的一线岗位锻炼,他积累了大量丰富的设备检修、保护调试、安装接线和工程管理方面的工作经验,他也从继电保护调试员干到了工程建设的总指挥。

小点子成就大发明

“创新的灵感来源于生活和工作,只要善于观察,善于动手,琢磨琢磨,小点子就会变成大发明。”李征这样说。2013年,李征带领班组成员成立了“李征”创新工作室,大力开展“五小”、技术革新、专利申报等活动。

一段时间,因接地线脱落造成的感应电伤人事故时有发生,李征苦苦思考着解决办法。一次,他去银行办理业务,看到里面的双重安全门后,他琢磨着:如果接地线按照双重安全门一样设计,感应电伤人的事故不就避免了吗?他立刻把想法告诉“李征”创新小团队并着手研究。对设备结构和施工过程的了如指掌,让李征和团队对设备的改造创新得心应手。两个月后,一种防感应电伤害新型接地线——“防脱落双重保护接地线夹”研制成功,并获得国家专利和职工创新成果二等奖,成为第一个被转化推广应用的创新成果。

针对电网工人常用撬棍撬起沉重的电缆盖板时发生的伤害,李征经过半个月的绘图、设计、购买材料、焊接组装,研究出一个可移动电缆盖板、配电变压器等较重的大物件的折叠起重吊装工具。

经过近10年的发展,“李征”创新工作室已升级为“齐鲁工匠创新工作室”。近年来,李征累计完成各类创新成果36项,完成QC成果发布20余项,专利授权19项,其中国家发明专利3项;他所在的班组QC小组获2015年“山东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”称号。2018年,班组被山东省总工会授予山东省“创新型班组”和山东省“工人先锋号”称号。

一个人带动一群人

如今的班长李征,担任着15名青年员工的老师。李征接过的是薛城供电公司变电检修班导师带徒重任的第一棒。

李征班组的前身叫薛城供电局电修班,成立于1980年,有着40多年的班组传承文化,从第一任班长孙井祥的“不管干什么,要么不干,要么干好”,到现任班长李征的“任何东西都应有创新”,无一不体现了敬业、勤奋、创新的工匠精神。

“一个人琢磨一个点子,多个人琢磨就多条路。”作为班长的李征琢磨着怎样发挥“首席技师”的传帮带作用。结合多年工作经验,他亲自设立了高压设备实训区、继电保护实操区,手把手地教授自己多年变电设备检修、调试及高压设备巡视方法等“绝招”和“秘籍”。目前,他带的徒弟多次荣获枣庄市“技术能手”“首席技师”“鲁班工匠”等称号,有的被选拔到国务院国资委和国家电网总部工作。

师徒联手,干劲更足。2019年7月,李征和4位徒弟联手攻关,解决变电站室内环境温度过高、过低易造成对保护、远动、蓄电池等装置影响的难题,成果获枣庄供电公司群众性创新成果三等奖、山东省质量管理优秀成果三等奖。(记者 姜爱民 通讯员 丁梅)


编辑:刘福龙 责编:池研


xw©632news.com 留言

鲁新网备案号:2010632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