爷爷的“煤筐”,爸爸的“大铲”,我们的“大奔”!三代矿工见证矿山变迁

作者:董艳 尹丽君
来源:枣庄日报全媒体 2020-08-11

“和他们相比,我们真是赶上了好时候,点击鼠标就采煤、开着‘轿车’打掘进,私家车、商品房早已是矿工的标配,周末闲暇,带着家人旅旅游,享受享受生活。真想象不到还有什么比现在的日子更有过头。”说起眼前的生活,何保安面带笑容。

何保安,是家里第三代从事煤矿掘进工作的工人。作为在朝鲜战场上立下二等功的普通一兵,他的爷爷何米才退役后来到煤矿工作。当时,井下技术和装备都十分落后,何米才与工友们都是半蹲在煤巷里向前掘进。

“那时候镐头和煤筐是他们密不可分的伙伴,一镐头一镐头地刨、一筐子一筐子地往外运,一天工作十二三个小时,吃了大苦。”提起家里第一代煤矿工人,何保安的父亲何庆顺湿了眼眶。

何庆顺说,那时候父亲何米才每月工资约9块钱。但无论条件怎样艰苦,老人家工作起来从不惜力,连续多年被单位评为劳动模范。

“到我们那时候终于能‘站’起来了工作了,但打眼、放炮、下棚每一样活都不轻巧,扒装机很少见,我们都是一铲子一铲子攉煤,两人一个班都装60多辆矿车,特别累。”20多年后,何庆顺继承衣钵,1974年在甘霖煤矿接班,也是一辈子跟煤矿打起了交道。这样的场景,对何保安而言,也是一段正在走远的历史。“我们现在都是开着像‘轿车’一样的掘进钻车打掘进,工友们都称之为‘大奔’,又快又省力又安全。”何保安说。

近几年,何保安所在的蒋庄煤矿推进“新旧动能转换”,打造智慧矿山,在枣庄矿区首家建成“液压掘进钻车、挖掘式装载机、巷道修复机”等为主的新型岩巷快掘作业线,并创出月进195米的山东行业新水平。

“爷爷和父亲对工作兢兢业业,也一直影响着我。煤矿养活了我们一家三代,我也应该用自己的双手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。”何保安说,“现如今大家再也不是以前只知道出大力的“煤黑子”了,而是现在有知识、有文化、有内涵的“煤亮子”。(记者 董艳 通讯员 尹丽君




编辑:齐鲁 责编:池研


xw©632news.com 留言

鲁新网备案号:2010632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