谋划四个“聚力突破” 做大做强工业经济

——访台儿庄区委书记陈永生

作者:梁鸿雁
来源:枣庄日报全媒体 2021-03-18

回顾“十三五”,台儿庄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。如今,开启了“十四五”新征程,奋进正当时。3月17日,就贯彻落实全市“工业强市、产业兴市”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动员大会精神,枣庄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台儿庄区委书记陈永生。

问:台儿庄区是如何学习宣传大会精神的?

答:“工业强市、产业兴市”是市委、市政府立足枣庄实际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,全市“工业强市、产业兴市”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动员大会向全市发出了动员令,吹响了冲锋号。台儿庄区结合实际,迅速抓好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。

一是组织各级干部开展学习研讨,统一思想,凝聚共识,切实增强“工业强市、产业兴市”的思想和行动自觉。

二是设立专题专栏,全面做好会议精神播报刊发及解读,在全区上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。

三是结合正在实施的双招双引、重点项目建设和产业培育“三项攻坚行动”,对标市委、市政府要求,制定实施意见,明确贯彻落实的任务书、施工图。

问:台儿庄区聚焦“先把经济搞上去”,坚定不移推进新旧动能转换,加快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,取得了哪些成绩?

答:近年来,台儿庄区聚焦“先把经济搞上去”,坚定不移推进新旧动能转换。2020年,全区新签约过亿元项目45个,投资总额240亿元;实际利用外资2498万美元、增长144.7%;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家、规上工业企业14家。

坚持新旧动能统筹推进。深入实施传统产业改造,加快纺织、造纸、建材等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集群化。去年,全区69个项目列入市级“双千”工程,5家企业获评全市“双千”工程示范企业。三一绿建产业园、昌恒台特种纸技改等项目建成投产,投资50亿元的北京建工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签约落地。大力培育锂电新能源、高端装备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,锂电产业形成了“锂电材料-锂电池-储能设备-废旧电池回收”闭环产业链。大运河·启航智能制造科创园落地项目6个,鑫金山机械入选第二批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。

坚持一二三产融合互促。依托古城平台,放大文旅优势,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,完成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策划方案,大运河城市超级IP、运河印象文旅小镇等项目集中推进。发挥农业资源优势,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、特色化提升,创建市级农业产业强镇2个,“涛沟人家大米”通过农业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专家评审。

坚持软硬环境一体打造。在硬环境方面,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大突破,新台高速一期建成通车,结束了境内没有高速出入口的历史;新台高速二期、京杭运河航道升级改造等加快建设,济枣高铁即将开工,将形成“陆水空铁”综合交通格局。在软环境方面,成立13个产业专班,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。新市民中心建成使用,服务效能大幅提升。2020年,群众满意度在全省排名提升14个位次。

问:围绕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,台儿庄区如何贯彻落实全市动员大会精神,做大做强工业经济?

答:台儿庄区将按照全市“工业强市、产业兴市”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动员大会的部署要求,牢固树立“大抓工业、抓大产业”的导向,深入实施“三项攻坚行动”,全力做大做强工业经济。

一是在产业培育上聚力突破。对接全市“6+3”产业体系,全力打造以高端装备、新材料、新能源、新医药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5大先进制造业和高质高效农业、新型商贸物流业、特色文旅康养业为主体的“5+3”现代产业体系。突出发展锂电产业,抓好丰元锂能三元正极材料、石墨烯散热膜、废旧锂电池回收中试生产线等项目,打造全国重要的锂电产业基地。大力发展高端装备产业,加快北京建工智能制造产业园、盛世建材装备智能制造等项目建设,建设一批智能工厂、数字化车间,打造智能制造创新基地。抓住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历史机遇,做大做强特色文旅康养产业,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。深入实施“双千”工程,推动纺织、造纸、煤电、铸造等传统产业高端化、绿色化、智能化转型。力争三年内,5大先进制造业营业收入突破150亿元,文化产业产值突破14亿元。

二是在“双招双引”上聚力突破。绘制产业招商地图,成立重大项目包装策划专班,精准对接世界500强、央企省企、产业“头部企业”,大力引进一批优质项目。调整优化产业扶持办法,出台重大项目引进、社会化招商、飞地经济等招商激励政策。设立“招商引资骏马奖”,对成绩突出予以重奖重用,充分激发各级干事创业的积极性。力争全年引进过亿元项目50个、过50亿元项目2个。深化“人才+项目”招才引智模式,开展高层次人才台儿庄行、“双百”结对帮扶等行动,每年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0人以上。

三是在科技创新上聚力突破。实施“科技型中小企业”、“科技小巨人”培育计划,培育壮大越成制动、先罗机械等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。推行科技攻关揭榜制、首席专家组阁制、项目经费包干制等机制改革,最大限度激发创新活力。推行丰元化学“科创飞地”模式,加快创新平台建设。力争三年内,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6个以上,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27家,高新技术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%。

 

四是在优化营商环境上聚力突破。坚持重大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制度,完善项目要素保障机制,让“好项目”获得“好资源”。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、优化服务流程,做到“减无可减、降无可降”。健全产业专班服务机制,对企业的需求随叫随到、无事不扰、服务周到。建设台儿庄国际院士之家,为高端人才提供“一站式”、“保姆式”服务。以法治政府示范区创建为抓手,不断优化法治环境,营造安商、亲商、富商的良好社会氛围。(记者 梁鸿雁



编辑:马园亮 责编:池研


xw©632news.com 留言

鲁新网备案号:201063202